今天是:
纪律检查委员会
首页|部门概况|工作动态|宣传教育|法规制度|警钟长鸣|监督监察|廉政文化|资料下载|信访举报
日常教育
在线访谈丨建立执纪执法... 11-18
深度关注 | "两个确立"的... 11-15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 07-03
中国纪检监察报:更有力... 06-01
警惕“四风”成为腐败滋... 04-30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信访举报

来信请寄: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龙翔大道河南城建学院纪委,邮编467036
来访请到: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龙翔大道河南城建学院行政楼416B室
举报电话:0371-12388
举报网站:http://henan.12388.gov.cn/

 
日常教育
清廉,从“拒鱼”开始
2013-04-12 10:17  

十八大以后,又有不少厅级以上的官员落马,想想这些人,贪婪的胃口大得像“老虎”,但最初他们不过如 “苍蝇”,飞蝇逐臭,叮的可能不过是人家送的“一条鱼”。可不要小看这“一条鱼”,正是这钓饵“一条鱼”,开胃养胃,让经不住诱惑的官员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栽于马下,跌入深渊。 

难道鱼真的那么难以拒绝吗?当然不是。翻开史册看看,古代的清官廉吏拒贿,很多人正是从“一条鱼”开始的。  

据《后汉书》记载,南阳太守羊续非常喜欢吃鱼,他手下有一个府丞,投其所好送来一条鲜鱼。羊续没有拒绝,也没有吃它,而是把这条鱼挂在了房檐下。不久,这条鱼就干得只剩下骨头架子了。后来,这个府丞又送来一条鱼,羊续二话没说,只是用手指了指那条干鱼。府丞面红耳赤,从此再也不敢送鱼。 

还有一个故事见于《南史·傅昭传》,正好可以看出羊续拒鱼对后世的影响。傅昭也好吃鱼,在任安成内史期间,因为当地少鱼,于是下属便在一个炎炎的夏天给他送来了不少鱼,傅昭没有拒绝也没有吃掉,而是将它们挂在了门边上。不多日,这些鱼都变成了鱼干。那些准备讨好傅昭的人见到这些,都见识了他的良苦用心与清廉之德,不敢再造次。  

一条鱼能够成全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古人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非常注意,非常讲究,非常谨慎。 

三国时吴人孟仁曾任监池司马,负责渔政,自己会结网捕鱼。有一次,他把捕的鱼做成咸鱼,千里迢迢寄给母亲,以表孝敬之心。没想到母亲不但把这些鱼全部退回,还附了一封信,信中责怪儿子作为渔政官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假公济私,这样的鱼,为娘的不能要。

无独有偶,晋人陶侃年轻时做管理鱼塘的官吏,有一次,托人给母亲送了一坛腌鱼。他母亲不但没有收下,还在退回鱼时责怪儿子贪占公家便宜,如不及时改正,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古人对鱼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对德行的重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口腹之欲与清廉美德对从政者来说,也往往不能兼得。这一点,春秋时的公仪休说得最为明白。

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因为鲁国的国相公仪休喜欢吃鱼,全国给他送鱼的不计其数,但他都一概拒之。弟子不明其故:“先生爱吃鱼,为什么送到手的鱼不要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别人的鱼。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就犯了法,犯了法就免了职,免了职不但没人送鱼了,自己也没钱买鱼了,也就吃不上鱼了。如果我不接受别人的鱼,就不犯法,就不会免职,就有工资,就永远有钱买鱼吃。”话语质朴又富有哲理,值得所有的官员深思啊!

上一条:老子的清廉思想
下一条:廉政图片展(6)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河南城建学院纪检委 邮编:467036 E-mail:jw@huuc.edu.cn
电话:0375-2089310 传真:0375-208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