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长江口北侧启东市黄海滩涂公司万亩海水池塘,众多养殖户正在错季收捕蟹虾。池塘边,一个60多岁的老人时常来看“热闹”。气温时常低至零度以下,寒风中,众人忙不迭地要给他裹上羽绒服,“谢谢,谢谢!”听说每亩池塘收入普遍超过万元,老人和大伙儿一道乐开了怀。
这个老人就是黄海滩涂公司的创始人顾邦祥,整整40年,顾邦祥从未停下为民造福的脚步,哪怕因病两度更换心脏起搏器——
闯富路,他落下心脏病病根
1971年,26岁的顾邦祥刚刚入党,就被公社党委任命为咸水渔场生产组长。“乡亲们穷得叮当响,只有豁出去才能有出路。”提及当年,顾邦祥说:“当了干部,头一桩大事就是要带领群众摆脱贫穷。”撑船出海,他领头船,遇上险情,他冲在最前,打鱼途中,惊涛骇浪几度令顾邦祥和乡亲们命悬一线,也就在其中的一次滂沱大雨中,奋力抢险的顾邦祥淋出了急性心肌炎,落下了病根。
乡亲们纷纷脱贫致富,顾邦祥却并不满足。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顾邦祥意识到,海洋捕捞之路会越走越窄。1995年,随着13条渔船的拍卖,由他领衔的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有限公司悄然成立。紧接着,他带领百名员工围下千亩滩涂,在当时无人看好的海水养殖上做起文章。一口口咸水塘,不到两年就全变成了生金淌银的河蟹育苗池。之后数年,他一鼓作气,又与职工一道脚踩泥水、肩挑沙土,历经6次围垦,硬是用一双脚、一副肩围垦下万亩滩涂。
2000年,公司实施改制,素以“不多拿职工一分钱”信服于全公司的顾邦祥拒绝持大股,与原班子中的7人平摊公司股份,一夜之间,他失去了当百万富翁的机会。他也被不少人称之为“傻子”,但却让全体员工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蟹苗滞销了,只上过小学五年级的他开始奔波于上海、杭州、南京,向水产专家讨教良方。2006年,他采纳专家意见,果断实施海水蟹虾混养新模式。5年间,公司1.2万亩脊尾白虾与梭子蟹混养的海水池塘每亩产出从三四千元大幅攀升到2010年的1万多元。黄海滩涂公司在创造这一高产纪录的同时,由此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虾蟹产出基地,并获评“国家级生态水产养殖园区”。在这过程中,公司短短数年间产生了100多个靠养殖而成百万富翁的村民,可顾邦祥的年薪却依旧定格在4.6万元。
花甲年,他抱病走上新征程
“将自己口袋里装得满满的,鬼才相信你造福乡亲。”顾邦祥请来国家级水产专家朱善央、董建波等人,他们佩服顾邦祥的人品,多年甘于奉献黄海滩涂公司。董建波甚至在3年内200多次骑摩托车从南通市区赶来实施技术攻关和渔技培训。公司万余亩养殖区域内,顾邦祥一呼百应下,良种推广、技术普及、信息共享、互帮互助,众人朝着共同致富目标,抱团增收,415个养殖户户均纯收入高达15万元。不单单堤内万余亩围堰生金淌银,堤外数万亩浅水滩涂也变成盛产贝类的聚宝盆。
2006年底,进入花甲之年的顾邦祥萌生退意,镇党委一纸任命把他推向又一个风口浪尖。经市委批准,镇党委决定成立黄海滩涂公司党委,下设兴垦、兴旺、吕垦3个村党支部,任命顾邦祥担任党委书记。
顾邦祥将组织的信任作为自己新的起跑线:“党组织相信我,我哪能搁担子。”新的征程上,顾邦祥靠心脏起搏器负重前行。即使在2007年因病情需要,他将自己的单腔心脏起搏器更换成双腔起搏器时,也依然在病床上与党委一班人谋划新渔村建设。村企结对、共同繁荣,在顾邦祥的建议下,公司党委成立后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出资让3个村6800多村民免费参加2007年度的合作医疗。第二年,这桩实事还做不做?顾邦祥一锤定音:“好事做到底!”2010年11月,公司又为村民们交纳了2011年度的参合款,5年总额达到35万元。
在这过程中,他受市政府委托,第8次大手笔在海堤外侧围下了万亩新垦地,一个全新渔民新村的蓝图在他手中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他提出的在3个村投资2000万元调整产业结构,流转2000亩水面搞规模养殖,建一个2000吨冷库拓展市场的新农村建设设想大部分已实现。现在3个村的农民人均收入已从6000多元增至1万多元。
耐清贫,他乐当富庙穷方丈
顾邦祥常常感慨,“假若老百姓中还有人过着苦日子,那你这个党员干部就一定失职”。
2008年8月,兴垦村的陆惊雷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家穷父亲又病危,含泪准备弃学。顾邦祥得知后,立即送上5000元学费,并承诺陆惊雷的学费由他负责到底。去年初,陆母眼部染病,顾邦祥又送去2000元。之后,陆母手术,陆惊雷再不忍心惊动顾邦祥,但顾邦祥还是以“借款”方式,送去9500元救命钱。
“见不得乡亲落泪啊。”仅2010年,顾邦祥先是拿出3000元让兴旺村患病女大学生黄赛男复学;后让吕垦村贫困老人张维仁、任立珍享受公司定补;再募集万元修房款,给兴旺村军属张水彬家翻建新房。在他的带领下,公司7个股东和党委8个委员个个结对帮扶贫困户,固定受助对象80多家,全年扶持慰问15万元。
为了乡亲,顾邦祥乐当富庙里的穷方丈。公司每年数百万元的净收入舍不得分红,却慷慨投资于农村公益事业。5年来,公司用于3个村修筑道路、改造桥梁、添置村公共服务中心设施的费用,累计已达250多万元。有人估算,去除顾邦祥当年集体时连年放弃的200多万元奖金,仅当公司党委书记这几年,累计少拿的奖金和分红就多达150多万元。“手中的钱够花就行。只要乡亲们幸福富足,我最最开心。”无数次,顾邦祥真心表白。
提及顾邦祥扎根滩涂,公司党委副书记施兵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顾邦祥几度被县里确定为招聘对象,但屡屡都让他耽误了。别人惋惜,顾邦祥却一笑了之,“不招聘,一样干事业”。这些年,乡下有钱人时兴到城里买房,顾邦祥又两手一摊,“住在海边更安定实在。”
40年弹指一挥间,顾邦祥一换心脏起搏器、再换心脏起搏器,都无法阻止他造福乡亲的雄心壮志。他“不在村里建造洋房、不定儿子为接班人、不审批一张支出凭证”的“三不原则”,广得人心,被传为美谈,他的那句“我的心属于乡亲”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在广大群众中获得了“启东吴仁宝”的雅号。